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校团委学生阿什么惹扎)为纪念攀枝花市建设开发60周年,弘扬三线精神,激励青年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担使命,日前,一站式学生社区2025年 “青春大讲堂”第一讲开讲。袁雪良老师以《三线建设的历史和精神》为题作专题讲座。
袁老师从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历史画卷切入,生动讲述了这座城市的蝶变历程。上世纪60年代,攀枝花因三线建设从荒山野岭崛起为工业重镇。 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者们以“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的拼搏精神,在“三块石头架口锅”的艰苦条件下,硬是将攀枝花建成了“钢铁粮仓”和“钒钛之都”。通过展示老照片、微缩场景和建设者故事,他再现了那段“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峥嵘岁月,强调三线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袁老师结合近年来攀枝花的转型发展,重点剖析了城市在产业升级、生态治理等领域的成果。他指出,攀枝花依托钒钛资源禀赋,推动传统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打造了全国领先的钒钛产业集群;同时,通过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和金沙江流域治理,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向“生态秀带”的转变。此外,攀枝花以“阳光康养”为特色,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与文旅融合产业,成为全国知名的冬季康养胜地,“让生态聚富光芒,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讲座最后,袁老师指出,三线精神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新时代青年奋斗的指南。他呼吁青年团员以三线建设者为榜样,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争当先锋,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青春大讲堂”以历史映照现实,以精神引领未来,为青年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学校将进一步将三线精神融入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攀枝花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和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